2012年8月,成都市西二环EPC4标段排洪渠工程对外公开招标,工程造价1300余万元,在预制桥梁合同中是比较大的合同,因此多家预制桥梁生产企业瞧准了该工程,都想拿下该项目。但在得知该工程桥板数量和工期之后,多家企业最终因无法按期完成生产任务而放弃了竞争。
二环路改造工程是2012年成都最大的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对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有着巨大作用,干好了在成都片区能够大大提升公司知名度,干砸了对公司品牌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建材公司所属构件公司的领导班子经过对当下公司产能分析,按期完成该工程挑战巨大,单钢筋工队伍缺口就近100人。虽然引进劳务队伍,可以迅速弥补用工缺口,但劳务队多以从事土建施工为主,对预制构件并不熟悉。在施工速度和产品质量上远不及公司职工队伍,类似的教训在以往时常发生。量大、工期紧、质量要求高成为了承接该工程的最大挑战。
虽然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但最终公司毅然拿下了该工作。合同签订之后,公司随即成立了二环路涵盖板生产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生产安排,全体动员。寻找劳务资源、赶制胎膜、加工模板、购买设备、采购材料、调整、优化生产布局,日夜兼程,同时间赛跑成为了公司上下唯一的目标。经过紧张地准备,终于在甲方的要求之日实现了第一榀梁的浇筑。
正当人们通过首检而喜悦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由于劳务外包队伍不熟悉预制构件的制作,模板支拆效率和混凝土浇筑质量远远达不到要求,致使日产量50块板子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受场地和人工费用的限制,已经无法扩大生产线和增加人手。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保证质量和工期呢?情况十分紧急,公司随即组织全体自有班组长和骨干员工召开商讨会,商讨应对办法。在听取完生产情况介绍后,模板、混凝土工段班组表示,“只要钢筋绑扎没问题,模板、混凝土哪怕日夜奋战也要坚决完成任务”。随后公司对劳务队和自有班组人员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经过20余天的日夜奋战,最终圆满完成甲方交派的任务,并且在产品质量方面获得了甲方的高度认可。对公司后期承接二环路其他标段任务有着积极影响。
点评:
短时间内完成如此浩大工程,这在构件公司成立50多年来也是首次,08年灾后重建工作也未遭遇如此情景。构件人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让不可能变为了现实,谱写了又一曲“南征北战铁军”的英勇战歌,用行动深刻诠释了“善建者•华西”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