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机场跑道盖被工程,是场道公司承接的第一单跑道沥青混凝土盖被工程,是在不停航的条件下,完成对老跑道的病害处理和加盖沥青混凝土,工期5个月。
在准备工作中,项目部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由于沥青盖被的上面层采用SMA-16,原材料按照惯例要求使用玄武岩碎石,投标时业主告知距机场300公里之外的墨江县城有成品碎石。中标后,当项目部把碎石级配、原材料指标要求发给供应商后,才发现墨江县城附近的玄武岩碎石不能满足机场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必须重新加工生产。由于玄武岩碎石很少有工程使用,该料场已经废弃,如果重新恢复料场的生产,各种费用加起来,成本需要900多元/立方,远远超出投标的预计。同时,由于机场盖被使用量较小,仅仅10000立方。
没有时间迟疑,必须尽快解决困难。项目经理徐平带领实验人员一边查阅相关资料,一边到处寻找替代材料。紧接着,项目人员在景洪电站矿渣中发现不少闪长岩。如果将闪长岩矿渣拉出来,委托碎石场加工,算下来成本仅300元/立方。但闪长岩属于偏酸性岩石,能否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这可是在中国民航业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第一次呀!
项目经理和总工立即翻阅公路施工、民航施工和市政等方面的规范,发现公路规范前沿里这样一段话:“在德国,因没有玄武岩,大量使用酸性岩石花岗岩铺筑沥青混凝土”。这无疑带给了项目部极大信心,但怎么能够说服民航专家呢?这又是一道难题。
项目经理找到民航管理局专家,咨询为什么闪长岩不能用于机场道面面层的施工?专家告诉他说,规范有明确规定。可项目部已经将所有施工规范都翻遍了,没发现这一条!再三咨询专家,被告知是民航设计规范,而一般施工方都不会有设计规范。于是,项目部借来设计规范认真阅读,终于发现了契机。设计规范上这样描述道:“酸性、偏酸性岩石的细集料部分不能用于沥青道面面层施工”。这下项目部乐了,偏酸性岩石细集料部分不能使用,那是否可以使用其粗集料部分,细集料部分按规范可以采用石灰岩替代。带着充足的理论依据,项目经理成功说服了民航专家,最终甲方认可并同意采纳项目部方案,同时说服设计院更改了设计,完美的解决了难题!
最后,项目部不但按期、较好地完成了施工任务,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业主非常满意施工质量,还就此项变更申请民航科技进步奖。
点评:掌握核心技术能力是华西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场道公司西双版纳机场项目部抱着对工程技术科学严谨的态度,孜孜不倦地学习、寻求技术真理,并大胆用于技术革新,为公司的技术能力增添了砝码,同时还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无疑是华西善建者精神最好的注解。